点击收藏荣华弹簧厂
北汽新能源连庆锋:由“乱”到“顺”,新能源汽车正在经历二次破局
2019-12-29 来源: 】 浏览:次 评论:0

 得益于政策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发展阶段,现在正进入依靠内生发展动力来实现平稳增长的2.0阶段。但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出现负增长,行业内外开始出现一些悲观情绪。如何看待当前形势、判断未来方向、进行有效破局,变得至关重要。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就是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走好汽车人的新时代长征路。

(文丨连庆锋)

1

新能源汽车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二次破局”


▲北汽新能源换电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2.0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产业发展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主导。这一阶段的竞争格局不同于以往,从单一的产品竞争转向综合的体系能力竞争,从行业内竞争转向跨行业竞争,从国内竞争转向全球竞争,呈现出异常复杂的形势。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才有可能对关键问题做出清晰判断。

1、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

新能源汽车发展事关产业升级、生态文明、能源危机,是全球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大势所趋,并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经过十年来的产业化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的重要力量。我国已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和保有量均占到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品牌,跻身全球行业前列。

虽然今年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波动,但仍有很多利好因素。从产品技术突破的角度看,动力电池、关键材料性能指标的稳步提升有目共睹,续驶里程高于3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占比已超过80%,产品竞争力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提升。从市场层面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接受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在新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达到5%。从政策层面看,各种非财政性的鼓励措施频出,近期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进一步提振了行业信心。

2、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发展中的矛盾。

在看到希望的同时,必须正视当前面临的矛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降本幅度不及补贴退坡的幅度,仍处于战略亏损阶段。补贴退坡本身并不会困扰行业发展,其核心问题在于实现成本和收益的平衡。而据专家判断,多数新能源车企在2023-2025年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盈亏平衡。

二是供给速度远高于需求增量,市场竞争白热化。此前限行限购、补贴政策带来的红利已基本完全释放,行业发展面临瓶颈。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实施,传统自主品牌加上造车新势力、跨国车企,三股势力竞相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供给量激增,“蓝海”已演变为“红海”,而目前市场容量总共只有一百多万辆。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经两次下调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的预期。也有专家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与去年持平。另外,国五燃油车的降价促销对新能源汽车销售也有一定的冲击。

三是新能源汽车进入主流消费,用户痛点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今,仍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比如,充电便利性、安全可靠性、续驶里程的可信度以及低温工况下的运行表现等。

这些矛盾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一个一个地突破,一个一个地解决。

3、回归发展初心,实现二次破局。

淘汰赛已经开启,存活者才有机会赢得未来的蛋糕。而活下来的唯一路径,就是坚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回归发展初心,跳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没有补贴政策的情况下,与燃油车展开更高起点的直面竞争,实现对燃油车的深度渗透乃至替代。新能源汽车二次破局有三大契机:

一是经济升级。目前,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仍高于同级燃油车,但从全生命周期来看,电动汽车的经济性远超燃油车,这在10万元以下的产品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二是环保升级。当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实施了限购限行政策,北欧一些国家还会对燃油车加税。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类似的政策将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共享出行电动化成为必然趋势。

三是消费升级。这是最为关键的破局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是简简单单的电动化,而是以电动化为突破口,从三大维度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一是汽车产品属性的根本变革,从机械化产品演变为电动化、智能化产品;

二是汽车行业生态的根本进化,从简单的交通工具演变为链接整车制造、智能网联、智慧出行和能源管理四个万亿级市场的最佳平台,衍生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是汽车用户体验的根本重构,从规模化生产的千篇一律,演变为高度个性化的“千人千面”。

在这三大根本变革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成为燃油车消费升级的最终解决方案。特斯拉尽管负面缠身,甚至屡因做工、品质遭诟病,但它在欧美的销售情况已经超过某些豪华品牌,这一现象正是当前产业变革的生动写照。

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有效破局


▲BEIJING品牌旗下首款B级纯电动轿车EU7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必然会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不破不立,由“乱”到“顺”。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揭示了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过去几年,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给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家电行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典型样本。近几年,家电行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依靠市场机制优胜劣汰,挤掉无效产能,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盈利状态持续走强。

而钢铁、水泥、化工、煤炭等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则更多地体现出国家行政手段的干预,包括强制关停、兼并重组等。比如钢铁行业,近年来国家正在积极完善兼并重组政策,大规模推进兼并重组,预计到2025年,60%-70%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内,一个“大钢企时代”即将来临。

在汽车行业,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演进来看,最终所剩的品牌只占少数,比如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德国的大众、宝马、戴姆勒,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等。反观国内,汽车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刚刚开始。

2、能源汽车行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大特点

第一,当前汽车行业困难的本质是进入存量竞争、淘汰赛阶段。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出现了28年以来的首度下滑,至今已延续一年半之久,“存量之争”已经开启。

第二,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新四化”浪潮推动全球汽车产业深刻变革,各大跨国品牌纷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布局,多个国家已经制定了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燃油车未来只能“做减法”。

第三,新能源汽车的供给侧改革,除了传统内容,还需要新维度。如果不能完成新能源汽车的自我革新,整个行业的发展有可能进入停滞调整期。一旦破局成功,新能源汽车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渗透率,完全替代燃油车也将成为可能。

3、新能源汽车供给侧改革的两大逻辑

穿新鞋走老路,最终是没有路。我们不仅要跳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要跳出汽车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里面包含了两大逻辑:

一是商业底层逻辑,即“三去一降一补”。产业调整阶段,我们要勤练内功,做好“加减法”,在降本的同时更注重于增效,努力补齐技术、品质、服务等各个方面的短板,努力保证自己活下去。

二是社会进步的顶层逻辑,即“上水平”。新能源汽车能否获得大突破、大发展,关键要看它能给社会进步、人类发展带来多大的价值。这个时候,我们要跳出汽车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和生态创新,努力发挥出新能源汽车作为链接整车制造、共享出行、能源管理、智慧城市四个万亿级市场的最佳节点的作用,构建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大格局。

3

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地


▲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电池包性能与耐久测试试验室

供给侧改革的第一阶段,核心是“三去一降一补”。

1、供给侧“三去”:回归、聚焦和效率。

在宏观形势和行业形势比较好的时候,人们都在追求规模和速度,必然伴随着膨胀和泡沫。据统计,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中,到2020年将超过2000万辆;而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00万辆。近年来涌现的造车新势力60余家,仅有少数几家实现了批量销售。

但凡泡沫,总有破灭的时候。新能源汽车行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是一个必然会经历的过程。对于身在其中的企业而言,关键在于“回归”“聚焦”“效率”六个字:

回归,就是回归核心业务,回归价值创造环节;
聚焦,就是聚焦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效率,就是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产业发展进入调整期,要通过资源的有效盘活和高效利用,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看谁的血多”。

2、供给侧“降成本”:应对补贴退坡,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对补贴退坡,需要在降本增效上下狠功夫,也就是“看谁流血慢”。要强力推动技术降本、规模降本和管理降本,在每一个细节上落实到位。特别是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比如,近期北汽新能源和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全球首款CTP电池包,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3、供给侧“补短板”:不断增强“造血”能力。

着力解决新能源存在痛点,补齐行业短板,加速行业的成熟。以北汽新能源为例,在电动化方面,推出大功率快充技术、换电技术、全气候电池技术、能效管理技术,来解决里程焦虑、充电焦虑、低温焦虑;在品质化方面,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能源试验中心,确保产品的质量提升;在智能化方面,和华为成立“1873戴维森联合实验室”,推出达尔文整车人工智能系统和搭载5G技术的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在品牌化方面,发布ARCFOX高端品牌和BEIJING全新品牌,实现产品向上和品牌向上。

4、供给侧“上水平”:构建大格局,寻求大突破。

新能源汽车行业一定要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大有作为。

一是推动出行生态变革,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推广有力促进了分时租赁、网约车等新业态的发展,带来了整个出行生态的深度变革。在为人们提供绿色、智慧、便捷出行方式的同时,汽车企业也正在由制造商向制造和服务商转变。北汽新能源率先布局分时租赁业务,在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的同时,也为共享出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新能源汽车在服务出行“最后一公里”、满足低速车消费升级方面,仍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二是促进能源结构绿色化,通过换电模式和能源管理,使新能源汽车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支撑。北汽新能源积极推广换电模式,实施“擎天柱计划”,面向私人市场探索车电价值分离模式,逐渐进入能源互联网领域。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全国11个城市投放换电车辆超过1.6万台,并在全国13个省市累计建成配套换电站160座,满足车辆运行需求。

三是引领产业创新升级,为交通、通信、材料、互联网等其他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技术、资金、人才高度密集型的产业,不仅成为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高地,同时也影响着众多行业的发展。2018年,北汽牵头成立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与吉利、比亚迪、百度、奇虎等优秀企业联合共建,聚合全球智力资源,参与国际技术竞争。北汽新能源还与华为、戴姆勒、麦格纳、小米、滴滴、苏宁等全球优秀伙伴不断深化合作,实现联盟化发展。

四是助力现代城市治理,通过无人驾驶、万物互联的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叠加演进、交相赋能,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北汽积极践行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不仅成为北京首个获得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资格的整车企业,还在2019年第三届“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中取得了两冠三亚的好成绩,并率先布局大数据领域,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未来生态的全新增长极。

总的来说,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业能否获得大突破、大发展,最终要看它能给社会进步带来多大的价值。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顶层逻辑,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之源!

诚然,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爬坡过槛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这并不可怕。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难处就在于全新格局的打开。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汽车强国的目标必将早日实现!


Tags: 责任编辑: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新能源汽车销量“跌跌不休” 专家 下一篇: 广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逾8万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 价格战再度燃起,新能源车企各怀心
  • 增强公共充电保障能力 提升新能源汽
  • 燃料板块单月实现300兆瓦新能源项目
  • 加快探索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
  • 小鹏滴滴牵手,新能源汽车竞争日趋
  • 热门文章

  • 闵行首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年底建成
  • 4亿专项财政资金助力全省新能源客车
  • 北汽新能源前6月销量增15倍 年内推
  • 西部资源13亿挂牌出售主业资产 转型
  • 评论:新能源汽车推广仍有政策障碍
  • 相关文章